Loading...
机构名称:
¥ 2.0

摘要 颜色通常被用作警示信号,捕食者的学习预计会导致种群内形成单一的颜色模式。然而,在许多令人费解的情况下,警示信号也是多态性的。木虎蛾(Arctia plantaginis)表现出与难吃相关的鲜艳后翅颜色,而雄性具有离散的颜色形态,其频率因地而异。在芬兰,可以发现白色和黄色两种形态,这些颜色形态在行为和生活史特征上也有所不同。在这里,我们表明雄性颜色与黄色家族基因的额外拷贝有关,该基因仅存在于白色形态中。这种白色特异性重复,我们将其命名为 valkea,在翅膀发育过程中高度上调。针对 valkea 的 CRISPR 导致 valkea 及其旁系同源物 yellow-e 的编辑,并导致黄色翅膀的产生。我们还描述了造成黄色、白色和黑色的色素,表明黄色部分由褐黑素产生,而黑色则由多巴胺衍生的真黑素产生。我们的研究结果补充了越来越多的研究,这些研究涉及复杂且看似矛盾的多态性的遗传结构,以及基因重复和结构变异在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。

雄性木虎蛾的颜色多态性与基因重复有关

雄性木虎蛾的颜色多态性与基因重复有关PDF文件第1页

雄性木虎蛾的颜色多态性与基因重复有关PDF文件第2页

雄性木虎蛾的颜色多态性与基因重复有关PDF文件第3页

雄性木虎蛾的颜色多态性与基因重复有关PDF文件第4页

雄性木虎蛾的颜色多态性与基因重复有关PDF文件第5页

相关文件推荐

2025 年
¥19.0
2024 年
¥4.0
2024 年
¥1.0
2024 年
¥1.0
2021 年
¥1.0
2021 年
¥1.0
2024 年
¥1.0
2021 年
¥3.0
2025 年
¥1.0
2020 年
¥1.0
2025 年
¥1.0
2025 年
¥1.0
2025 年
¥1.0
2020 年
¥1.0
2025 年
¥1.0